争当担当作为好干部 | 甘当信访战线的一颗“螺丝钉”
——记“新时代担当作为好干部” 周瑞敏
编者按:
2月22日,全市2022年度总结表彰大会对10名“新时代担当作为好干部”和10名“新时代担当作为好干部”提名奖人员进行隆重表彰。为大力宣传“新时代担当作为好干部”及提名奖获得者的先进事迹,树立担当作为好干部典型,使全市广大干部学有榜样、追有目标、赶有方向,即日起本公众号开设《争当担当作为好干部》专栏,刊发好干部的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敬请关注。
甘当信访战线的一颗“螺丝钉”
——记“新时代担当作为好干部” 周瑞敏
在2022年5月召开的第九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上,市信访局被表彰为“全国信访系统先进集体”,是河南省获此殊荣的唯一一个省辖市信访局。
在这个富有战斗力的光荣团队中,有这样一位热情干练、敬业奉献的优秀女代表——市信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瑞敏。她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担当诠释了“人民信访为人民”的初心使命,曾先后被评为“河南省信访工作成绩突出先进个人”“党的二十大期间全省信访稳定工作先进个人”“2022年度濮阳市新时代担当作为好干部”。
一线接访 为民解难
位于市城区振兴中路的市人民来访接待中心,作为我市信访工作的第一道窗口,每天来访的群众形形色色,环境熙熙攘攘。信访干部每天面对的是带着怨气来上访的人,听的是难听的话,办的是难办的事,这就要求信访干部不仅要有情怀,更要有“温度”。
在接访时,周瑞敏总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通过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茶暖心,以女干部的温和细致让来访群众平复激动的情绪、厘清问题的头绪。
2021年市城区大力推进电(机)动三轮四轮车专项整治,有效改善了交通秩序。11月初的一天,一位下肢残疾、曾经戍守海岛28年的退伍军人杨大叔来市里上访。他平常出行全靠一辆电动助力车,有一张中央军委颁发的伤残军人证,但是没有地方政府发放的残疾人证,导致无法直接办理电动车牌照。当时,正巧杨大叔腰椎病复发,需要每天往返医院做物理治疗,一旦三轮车被查扣就会影响出行和治疗。情况反映到相关部门后,由于集中整治期间工作量太大,杨大叔的问题未能及时解决,老人只好求助于信访部门。面对心急如焚的杨大叔,周瑞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真情倾听老人诉说,并连夜协调相关单位,决定特事特办、简化程序。几天后,杨大叔拿着新办理的残疾人证,开着装上牌照的电动助力车,到市人民来访接待中心表示感谢。
周瑞敏深知,信访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一头是组织的重托,一头是群众的期盼,必须时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件件刻不容缓”的态度来对待,只要群众诉求有百分之一的合理性,就要以百分之百的努力去解决。
2021年12月,我市某老旧小区业主集资新建供热管道,就在工程即将竣工的时候遇到了秋冬季重污染天气管控,导致工程停工。天气渐渐寒冷,居民们对供暖的需求日益迫切。接访后,周瑞敏马上向环保部门咨询政策,然后协调城管、热力等部门及辖区政府提交情况说明和施工申请,按照民生急需工程向辖区控尘办进行了申报。
最后,仅用了4天时间,工程就顺利完工。经过冷运、试压等流程,该小区终于实现居民翘首以盼的集中供暖,“暖流”淌进每家每户,居民身暖心更暖。
因工作需要,同事李昊阳与周瑞敏接触的机会较多。他说,作为局领导,周瑞敏很少坐在办公室,长期坚守接访一线,白天面对群众来访不厌其烦,晚上加班开会整理文件至深夜,回家陪孩子写作业、给孩子做饭的时间比原来少了许多,“她把人民来访接待中心当成了自己的家”。
控新治旧 精准施策
统筹推进“控增量、减存量、防变量”、持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全力化解重点领域信访突出问题,是新时代党对信访工作的新要求。
工作中,周瑞敏始终带着感情和责任做好信访工作,着力在“控增量、减存量、防变量”上下功夫。她坚持信访有理、工作有过、问题有解的“三有推定”,以“有解”思维制订措施,积极推动信访事项化解。接访时,她认真倾听群众诉求,耐心做到“五必问”(问事实真相、问诉求理由、问信访经历、问实际困难、问此前办理情况),变被动接访为主动梳理,并及时联系相关部门核实情况、推动办理。
市城区某小区共有5栋居民楼723户居民,由于质检消防未验收、开发商欠税费等原因,一直未能办理不动产登记,影响了业主子女上学、房产交易、抵押贷款等正当权益。周瑞敏与同事积极向上级领导反映情况,经多次协调、多方推动,由市自然资源部门及时为小区业主办理了不动产证。业主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自发给市人民来访接待中心送去了锦旗和感谢信。
对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周瑞敏坚持“即接即办”,能当场解决的绝不拖到第二天,不能当场解决的立即按程序进行交办、督办;对需要多部门共同研判的问题,现场召集相关部门研究制订解决方案,并给予群众明确答复,真正把群众心结纾解开、情绪疏导顺、怨气化解掉,以真心暖民心,让信访变信任,有效提升了信访事项办理质效。在周瑞敏的有力推动下,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市县乡党政领导化解难案、信访干部协调推动化解新案等专项工作成效显著,省委巡视组移交信访事项化解攻坚稳步推进,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
钻研业务 质效提升
“周局长来信访部门的时间短,却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工作有力度、有方法、有魄力!”这是同事对周瑞敏的普遍评价。
周瑞敏从事信访工作之前,一直在市人大机关工作。2020年刚刚接手信访工作时,周瑞敏一度感到毫无头绪、无从下手。“干一行,就要爱一行、钻一行。”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周瑞敏爱学习、好研究、善总结。在她的办公桌上,一摞摞信访业务书籍堆放得俨然一座小山,一本本笔记本记录得密密麻麻。“信访工作关乎群众生产生活方方面面,既涉及征地拆迁、问题楼盘,也包括房产物业、劳动社保,政策性强,关注度高。”她表示,信访疑难案件复杂问题多、解决难度大,既要全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又不能违反政策规定,光有工作热情显然不够,还须具有做好信访工作的过硬本领。
为解决来访群众的多元诉求,周瑞敏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信访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物业管理条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积极推进信访基础业务规范化建设,加强登记录入、转送交办、办理答复、督查督办等关键环节的台账式管理,做到一案一审、一案一结、一案一归档,坚持一盯到底,避免一转了之。
在坚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周瑞敏还将业务知识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建立警示提醒、督查通报、责任查究工作机制,完善领导接访提醒、公示、承办、督办、答复整套工作制度,实现程序上的闭环管理,有效提升了信访事项办理质效。
谈及获得2022年度“濮阳市新时代担当作为好干部”荣誉称号,周瑞敏表示深感荣幸、备受鼓舞,但荣誉不是属于个人,而是属于信访系统每一名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干部职工。她说,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全市信访工作的肯定和认可,是广大群众信任和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信访干部勇毅担当、砥砺奋进的结果。
荣誉是责任,更是动力。周瑞敏表示,甘当信访战线的一颗“螺丝钉”,今后将与全市信访工作者一道,锤炼能力作风、主动担当作为,架好党委、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以实际行动担负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濮阳贡献信访力量。
来源:濮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