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之星 | 勇挑重担 推进乡村振兴走深走实
“驻村之星”开栏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近年来,广大驻村第一书记肩负党组织重托,扎根基层、走进群众,真抓实干、真帮实促,一面面党旗、一枚枚党徽成为希望的田野上最鲜亮的标识,构成了推进乡村振兴的硬核力量。即日起,濮阳党建微信公众号推出“驻村之星”系列报道,向您讲述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的帮扶故事。
勇挑重担 推进乡村振兴走深走实
省交通运输厅驻濮阳县朗中乡马白邱村工作队
2022年12月9日,河南省交通运输厅驻濮阳县郎中乡新一轮驻村工作队入村后,迅速转变角色,在详细掌握本村的资源条件、发展现状、群众意愿基础上,跑政策、找资源,履职担当、埋头苦干,各项帮扶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学思想:强化理论学习,注重自身建设
学思想强党性,提升实践能力。强化政策理论学习。围绕主题教育总要求,坚持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重点学习必读书目,强化理论武装,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开展调研走访活动。历经72天,共入户走访家庭203户,走访群众346人次,收集各类意见建议76条,形成了《省厅定点帮扶马白邱村调研走访情况报告》。注重自身管理。严格落实各级关于驻村的有关规定要求,每天登记工作日志台账,编写驻村工作简报,自入村以来共登记台账200余页,编写驻村工作简报51期。
强党性:建强组织堡垒,增强内生动力
坚持组织生活制度。规范开展组织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和按时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等制度,从严抓好支部班子建设。建立例会制度和值班制度。每周二上午9点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议,传达学习上级精神,协调解决重难点问题;每天安排一名村干部在村便民服务站值班,受理群众办理事项,每月进行讲评。开展慰问活动。召开老党员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组织开展“关爱你我他(她)·温暖千万家”活动,协调经费2万余元购买慰问品,慰问困难党员和困难群众85户;邀请21名国家一级演员,进行慰问演出,引发热烈反响,河南电视台、河南日报、濮阳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等多家媒体转载。
重实践:落实相关政策,共促产业发展
落实相关政策,巩固脱贫成果。做好防返贫监测。按照省市县要求,5次组织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常态落实动态监测预警,先后将3户脱贫不稳定户、2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纳入监测对象,为1户重大突发疾病家庭办理了低保。开展精准帮扶。针对入户走访中发现的群众“就业难”的问题,协调有关部门对接浙江等发达地区企业,集中组织36人到浙江安吉采茶,促进脱贫群众增收。落实帮扶救助政策。按教育不同阶段落实政策,杜绝了因贫困等非健康原因义务教育阶段辍学情况发生,为2022年考上大学的学生发放奖学金1.2万元;办理12户扶贫小额信贷余额40万元,落实贫困低保71人,每月发放低保金1.58万元;为33名残疾人落实补贴政策;为5户五保供养对象落实最低生活保障;为21户独生子女户发放了独生子女费。
协调多方力量,共促产业发展。广开产业发展渠道,鼓励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兴业。先后去洛阳、周口等地考察特色产业项目;邀请河南康乐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锦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来村考察对接,已经达成合作意向2个。助力农业增产增收。邀请农技专家到田间地头,面对面进行小麦病虫害防治培训,累计培训56人次;协调技术人员通过植保无人机喷洒的方式对全村1000多亩小麦进行病虫害防治和营养液输入,为小麦增产增收保驾护航。提供产业发展保障。省交通运输厅投入资金100万元,协调资金50万元对村内道路和文化广场路面进行铺设沥青提质升级,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邀请央视农业农村频道《田间示范秀》栏目进村拍摄宣传,借助主流媒体主流栏目宣传推介特色农副产品,加快推动马白邱村产业发展。
建新功:“塑形”“铸魂”并重,引领乡村振兴
“塑形”“铸魂”并重,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乡村光荣榜”评选活动。把“乡村光荣榜”评选活动作为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评选出2022年度“精神文明户”“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村民代表”“卫生家庭户”“好婆婆”“好媳妇”先进各10(户)人。倡导志愿服务行动。开展“敬老爱老传承美德”学雷锋主题活动、关爱残疾人活动等公益服务,为孤寡老人打扫卫生,组织志愿者对残疾人进行生存认证,义务理发,赠送生活用品。精心打造文化长廊。协调资金3.4万元,设计制作包括二十大精神宣传、乡村振兴、廉政文化等5大类28块宣传展板,营造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氛围。开展爱心助学行动。协调争取河南省慈善总会捐赠少儿图书500余册、马克笔100盒、棋盘30盒,价值4万余元,获得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学习强国等多家媒体报道。图片
驻村第一书记鞠廷伟表示,“下一步,驻村工作队将更新思维,在创新发展上抢先机;勇挑重担,在破解难题上求突破;对标高位,在打造品牌上站排头,在继承历任帮扶工作的基础上,努力把定点帮扶工作做的更好,更有成效。
来源:组织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