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濮阳组工信息

【组工信息】2020年第27期

时间:2020/8/6 来源:

濮阳组工信息

第27期

(2020年7月24日)


台前县“3+5+N”工作法

考准察实干部政治素质

     台前县坚持将政治标准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第一标准”,将政治素质考察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首要任务”,聚焦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5个方面,细化明确15条具体标准,探索形成“3+5+N”工作法。

    “3”,即用好“3”个渠道。综合运用平时考核、专项考核和年度考核,形成互为印证、互为补充的政治素质考察“链条”。一是平时考核。以“县委组织部分包联系制度”和“担当斗争纪实制度”为依托开展好平时考核,通过列席会议、常态走访等方式,对干部一贯表现进行常态化跟踪,全面审视干部政治表现。二是专项考核。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污染防治、重点项目建设等急难险重工作一线开展专项考核,重点考察识别干部的政治担当、政治能力。三是年度考核。吸收平时考核、专项考核结果,对关键人、关键事进行深挖细查、充分印证,全面考准核实干部政治素质。

    “5”,即采取“5”种手段。灵活运用谈话了解、正反测评、理论考试、查阅资料、实地核验5种考察手段。一是突出重点“谈”,将政治表现评价列入谈话提纲,作为干部考核考察个别谈话的“第一问”,并向每名谈话对象发放干部政治表现负面清单,多方面听取意见。二是聚焦标准“测”,围绕政治素质标准,制定干部政治素质自评表、党组(党委)评价表、群众正反双向测评表,并将三类评价情况分类汇总、对比研判。三是紧扣主题“考”,围绕党中央最新决策部署和政治理论等内容建设领导干部政治素质测试题库,不定期对干部进行集中测试,了解干部政治理论水平。四是紧盯细节“查”,查阅干部安排部署重点工作的讲话稿、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制定出台的文件、发表的稿件等,了解其是否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五是聚焦问题“核”,对干部重要情况和问题了解不透彻、评价意见有分歧的,采用蹲点调研、重点跟进等方式,进一步调查核实,确保干部政治素质评价审慎稳妥。

   “N”,即参考“N”项因素。在考核考察组评价干部政治素质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纪检监察、审计、巡察、信访、综治等多个职能部门了解到的情况,加强关联对比,综合分析研判,客观看待一时表现与一贯表现,确保评价干部政治素质客观公正、精准精确。(据台前县委组织部供稿)

华龙区“一评二看三访”

项目建设一线精准考察识别干部

    华龙区坚持把“项目建设战场”作为“干部考场”,采取“一评二看三访”方式,做实做细项目建设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工作,确保让敢担当、能干事的“硬核”干部脱颖而出。

    “一评”突出了解干部政治表现。组建服务高铁片区、城中村征迁等重点项目建设党建专班,与项目建设指挥部、街道、派出单位即时联络,重点了解掌握干部选派时是否服从组织安排、工作时是否有抵触情绪和负面言论。组织政治素质测评,制定政治素质正反向测评表,通过纵向领导点评、横向同事互评、侧向群众参评,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干部政治表现。

    “二看”精准掌握干部工作实绩。采取媒体宣传“线上看”、深入基层“线下看”相结合的方式,准确掌握干部在项目建设一线中的突出实绩。一是“线上看”,党建专班安排专人密切关注报纸、电视、网站等传统媒体及微信、抖音、头条等新兴媒体,从公众号、微视频、客户端等平台上将宣传频次多、社会关注高的优秀干部“筛”出来。二是“线下看”,采取实地走访、随机调研等方式,深入项目建设一线,通过明察暗访核准核实干部工作实绩。根据线上收集、线下核查了解,建立干部考察工作台账,细化工作措施落实、担当作为表现、为民解忧事例、工作作风形象等内容。通过“两看”方式共考察识别在项目建设一线表现优秀的干部23人,其中街道干部8名、村干部15名。

    “三访”全面听取干部评价意见。在查阅督察专报、听取督察反馈意见的基础上,坚持多方走访问询,广泛征求意见,积极开展访领导、访“同事”、访群众“三访”行动,全面了解掌握干部评价意见和群众口碑。一是“访领导”,实时到街道、区直单位进行座谈访谈,听取主要领导对单位干部在项目建设一线中表现的评价,了解干部综合表现情况。二是“访同事”,随时关注项目建设一线干部工作动态,选择合适时机、合适地点与一线干部进行“背靠背”交流问询,听取之间相互评价意见。三是“访群众”,及时深入项目现场,走访村民群众,向村民群众广泛征求意见,了解干部在项目建设一线责任落实、服务意识等情况。通过“三访”行动,切实全面、客观、准确、公正掌握干部评价情况,共发现了解在项目建设一线表现突出干部45名,其中街道干部18名、村干部27名,约谈工作落实不力的村干部4名。(据华龙区委组织部供稿)


    ★清丰县巩营乡持续推动非公党建工作提质增效。一是深入摸排,建立非公党建组织。定期到企业了解经营状况,建立基础信息台账,全程跟踪指导,共建立非公党组织4个。二是上门服务,提升非公党建质量。精准选派党建指导员4名,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提供“保姆式”服务,指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三是强化帮带,发挥非公党建作用。引导非公企业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参与“五星”党支部创建,开展“企业支部+农村支部+贫困户”活动,结对共建,实现企业、村集体、贫困户三方共赢。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