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濮阳组工信息

【组工信息】2018年第38期

时间:2018/12/12 来源:

濮阳组工信息

第38期

(2018年12月11日)

【各县区认真学习贯彻全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

       11月22日,全市组织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各县区就如何更好地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结合各自工作实际,主动思考、积极谋划,形成了一系列有思考有建议、有深度有价值的理论成果。现摘编如下:

       濮阳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孙思群:加强农村基层党建,要在村“两委”干部纯洁性、战斗力、履职能力、后备力量方面下功夫。在保持村“两委”干部纯洁性上下功夫。开展好村“两委”换届“回头看”工作,坚决把违法违纪、涉黑涉恶人员清理出村“两委”干部队伍,把那些为人正派、办事公道、群众拥护、“双带”能力强的人选拔补充到村干部队伍中来。在提升村“两委”干部战斗力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大软弱涣散和后进村的整顿力度,把真正的软弱涣散和后进村排查出来,不留盲点、不留死角,使每个软弱涣散和后进村真正做到县级领导分包联系,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整顿,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驻村整顿。在提高村“两委”干部履职能力上下功夫。依托县乡党校、乡村振兴讲习所,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全县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和基层党建工作为内容,对全县村“两委”干部开展集中教育培训,全面提升村干部素质能力。在加强村“两委”后备力量上下功夫。坚持“梯次培养、储备人才”的原则,先不断将社会能人、高校毕业生、种养殖能手、退伍军人等各类优秀人才纳入村级优秀人才库,对其进行重点跟踪培养;再把村级优秀人才培育成村级后备干部,充实到村级后备干部信息库,切实解决村“两委”干部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等问题。

       清丰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郭晓哲: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遵循“六步工作法”,把“精准”标准贯穿始终,促进软弱涣散党组织晋位升级。把握精准认定这个前提。乡镇党委对照软弱涣散党组织认定标准,逐村摸底排查,把问题最突出、群众意见最大、整改难度最高的纳入整改;县委组织部专题研究讨论,结合农村党支部书记“352X”绩效考评和平时掌握情况,仔细甄别,个别调整;提交县委常委会研究讨论,最终确定软弱涣散党组织。做实精准施策这个关键。依据存在的主要问题矛盾,按照班子不团结、履职能力弱、遗留问题多等,进行细化分类;组织纪检、民政、信访等部门和各乡镇,逐类研究整改措施,逐村建立整改台账;开展村“两委”换届回头看、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信访问题专项调查等集中行动,着力解决重点问题。强化精准问效这个保障。建立县级领导干部分包制度,每人联系分包1-3个软弱涣散党组织,帮助查找问题症结,解决工作难题;实行科级干部带队整顿制度,抽调优秀干部组建整顿工作队,负责整顿全面工作;建立常态督导督查制度,通过召开座谈会、电话问询、实地走访等形式,督促工作落实落地。

       南乐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继峰:要强化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领导作用,把党建工作和推动发展深度融合,必须着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政策带动。由县委组织部牵头,研究制定《南乐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指导意见》,建立完善土地供给、金融服务、税收优惠、项目倾斜、招商反哺等扶持政策,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供政策支撑。目标驱动。制定全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计划,力争到2018年底,有集体经济的村达到80%以上;到2019年底,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到2020年底,建立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机制。责任联动。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纳入党建目标考核,进一步明确乡镇党委的主体责任、各相关县直单位的帮扶责任、农村党组织的具体责任,着力构建责任明晰、齐抓共管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责任落实体系。机制推动。建立完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收益分配机制和农村集体经济监督管理机制,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优化收益分配方式,强化日常监督管理。


       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组织人事劳动局局长王自堂: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要在“强组织、整资源、聚合力”上狠下功夫。强组织,夯实农村堡垒。突出党建引领功能,注重激发农村基层党组织内生动力,建立县级领导干部包村机制,深入联系点帮助解决问题;在37名区派第一书记基础上,增派78名区直工作队员到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同时先后选派176名区直年轻干部到乡镇办锻炼工作,不断充实基层工作力量。建制度,责任驱动。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区组织人事劳动局牵头,联合区财政、农办、扶贫办等相关部门,定期分析研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各乡(镇、办)参照区级做法细化工作措施,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格局。盘资源,造血拉动。在18个有集体经济的村基础上,村级集体所有资产和“四荒四边”空闲资源进行集中清理登记,排查出7个村有集体资产的村,加强部门帮扶和政策扶持,统筹整合资产、资源、资金,扶持其盘活集体资产、兴办农业基地和农产品加工项目,形成稳定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重引领,示范带动。通过选树不同基础、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形成强村带弱村,共同发展壮大的良好局面,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壮大。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