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组工信息
第37期
(2017年8月1日)
【“双报到双服务”建设幸福社区专刊之十一】
开发区“一亮两诺三助力”
开展“双报到双服务”建设幸福社区活动
全市“双报到双服务”建设幸福社区活动推进会后,开发区迅速动员,制定“一亮两诺三助力”机制(即在职党员戴党徽亮身份,县级干部分包联系承诺、区直单位党组织结对联建承诺,助力志愿服务、社区党建、幸福社区建设),全区31名县级干部、33个区直单位党组织和500余名在职党员力量注入社区一线,有效推进活动开展。
一、领导带头,率先垂范
全市“双报到双服务”建设幸福社区活动开展以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载文,市委常委、纪委书记黄亚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管永国,副市长吴新普、沈运田、王天阳等市领导先后到开发区昆东社区、兴濮社区、振东社区等分包社区报到,开展调查研究,详细了解社区党员队伍服务、基础阵地建设等情况,为开发区“双报到双服务”活动开展开了个好头、做出了表率。开发区成立由区党工委副书记任组长的“双报到双服务”建设幸福社区活动领导小组,集中领导班子成员力量,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坚持领导示范带头,每名县级领导联系指导1个社区,负责组织报到单位、协调存在问题,全力推动联系社区活动开展。区领导陈晓华、胡永胜、王自堂、高世再、许俊丽、祁炳杰等均在第一时间到社区报到,为全区活动全面开展拉开帷幕。
二、上下联动,全面铺开
区直单位党组织结合《开发区开展“双报到双服务”建设幸福社区活动的实施意见》,在及时报到、摸清情况的基础上,合理制定本单位活动方案,确保切合实际、各有特色。围绕宜居社区、平安社区、人文社区、红韵社区、智慧社区“五大社区建设”要求,开发区分别明确区规划建设局、政法办、宣统办、组织人事劳动局、民政局等部门牵头,整合相关职能部门力量全面开展创建活动,为构建幸福社区凝聚力量。把活动日常管理考核作为推动活动开展的重要保障,建立健全服务承诺公示制度、记实反馈制度、奖惩激励制度,构建完善制度体系。由区“双报到双服务”建设幸福社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按时间节点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于敷衍应付、工作不力的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严肃追究责任。
三、构建机制,营造氛围
在“双报到双服务”活动持续纵深开展的基础上,制定“一亮两诺三助力”机制,即在职党员戴党徽亮身份,县级干部分包联系承诺、区直单位党组织结对联建承诺,助力志愿服务、社区党建、幸福社区建设,有效组织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全面投身服务社区建设、服务社区群众工作之中。在职党员戴党徽亮身份,本着“八小时内履职在单位,八小时之外奉献在社区”的原则,认领服务项目和岗位,积极参加居住地社区党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县级干部分包联系承诺。由31名县级干部分包11个社区,承诺每周抽出至少1天的时间到社区现场办公,接待群众来访、推进活动开展,并集力量解决影响较大的重点、难点问题。做到能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列入台账限时解决。区直单位党组织结对联建承诺。全区33个区直单位党组织按照“住在社区、服务社区、共建社区”的原则与结对社区做出共筑共建承诺,签订共筑共建承诺书,定期参加社区党建联席会、民主议事会等各种会议,主动参与支持社区建设。助力志愿服务、社区党建、幸福社区建设。通过党员和区直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和服务,做到社区的公共事务齐抓共管、社区服务同办共享、社区机制同立共建,对社区基础、文化建设给予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充分发挥党员和党组织先锋模范作用。
华龙区“十个一”
助力“双报到双服务”活动深入开展
为促进“双报到双服务”建设幸福社区活动深入开展,华龙区委组织部围绕树立城市党建工作新理念,积极创新工作形式,丰富活动载体,着力推进“十个一”工作法,即:每个社区设计一张民情入户图;设置一面微心愿墙;建立一个小微企业基本情况数据库;打造一个“红色商圈孵化中心”;成立一个大党委党建工作联席会;制定一个活动日程安排表;每个单位组建一个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建立一个双报到双服务档案盒;每个报到科级干部都要有一个联系户;每名报到党员都要认领一个服务岗位。
“十个一”工作法,进一步明确了各责任单位、街道办及社区的职责任务,做到了群众需求精准服务,党员分类精细管理,活动开展有序进行,结对帮扶文明共建,切实形成了在职党员与社区相交、相融,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动为社区居民服务的良好局面。
目前,华龙区各个社区报到的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149个,报到党员7060名;区直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到社区报到83个,报到党员2648名,“双报到、双服务”报到率达97%。成立志愿服务队232个,征集微心愿235个,对接微心愿196个,结对帮扶困难社区居民270余户,开展活动26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