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组工信息
第59期
(2016年11月10日)
省派博士服务团成员座谈会召开
11月9日,我市召开省派博士服务团成员座谈会。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汉征出席会议并讲话,市人才办主任张士伟主持会议。
刘汉征指出,省委组织部选派博士服务团到基层挂职,是人才工作坚持高端引领、以用为本,面向基层、服务大局的一项重要举措。他要求,服务团成员要尽快转换角色,当好科技创新“指导员”、打造服务发展“智囊团”、架起沟通交流“连心桥”,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助推我市转型升级、赶超发展。相关职能部门要做好管理服务工作,切实做到保障到位。接收单位要为博士服务团搭建工作平台,根据服务团成员专长特点合理分工,大胆交任务、压担子,使他们有职有责。组织部门要为博士服务团当好后盾,承担起宏观管理的主体责任,定期组织座谈交流、走访慰问,大力宣传典型事迹,确保取得博士锻炼提升、基层明显发展的双赢成效。
省派博士服务团13名成员来自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他们将分赴我市县(区)及基层企事业单位开展为期1年的挂职服务锻炼。
(人才办)
强化培训助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市委组织部举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培训会
11月9日上午,市委组织部在濮阳宾馆举行全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培训会,邀请河南圆方集团党委书记薛荣、党委专职副书记李章柱作专题辅导报告。各县(区)委组织部、市县工商、民政部门、全市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负责人、党务工作者等共410多人参加培训。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高朝亮主持会议并讲话。
培训会上,薛荣以“非公企业党建与创新”为题,从河南圆方集团艰辛的发展历程中,详细介绍了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相得益彰的融合共荣之道。李章柱以“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方法”为题,具体介绍了圆方集团在企业党建实践中总结的中心促进法、创新驱动法等“六大方法”,为企业解决党建难题提供参考借鉴,使与会者受到了启迪,学到了方法。
高朝亮就全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要转变思想,提高认识。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负责人、党务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党建工作作为企业发展软实力的重要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管理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有效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各种风险与机遇。二要细化措施,有效推进。对未建党组织的,组织、工商、民政等部门,要认真分析原因,研究对策,明确推进措施、进度安排和责任人,争取两类组织“两个覆盖”年底达到省定标准。三要强化指导,提供保障。组织部门要认真做好“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招聘、培训、派驻等工作,着力建设一支业务水平高、综合素质强的党建人才队伍,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有效的工作指导。
会后,大家一致反映,这次培训会内容充实,方法有效,标杆可学,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进一步坚定了发展党建工作的信心和决心,表示将同组织部门等一起助推全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组织二科)
范县1+4工作法强化村党组织书记管理
今年以来,范县把村级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作为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和核心,做实培养选拔、学习教育、监督约束、激励保障四项工作,着力建设一支结构优、素质高、责任强的村级党组织书记队伍。
突出常态化管理机制。制定《范县村级班子和村干部绩效考核暂行办法》《范县乡村工作制度执行情况问责办法(试行)》,对村班子和村干部实行目标管理、绩效管理和问责管理;建立范县村党组织书记档案和信息库,记录民主评议情况、督导落实情况、评价积分情况等,作为村党组织书记考核依据。
畅通培养选拔渠道。落实“培、选、推”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原则,在优秀青年中培、在生产一线选、在艰苦岗位推,每村储备党组织后备干部1到2名,已有867名年轻优秀党员纳入后备干部库。
提高学习教育实效。建全县、乡、村三级培训体系,以县委党校为课堂学习理论知识,以村情村务为练兵场锻炼实际技能,乡(镇)党委根据培训纪实、工作实绩等考核,内容涵盖党的理论、农村党员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扶贫致富技能等。目前,集中培训1689人(次),轮岗培训6期,举办专题讲座165次。
加强监督约束力度。建立村务公开和乡镇监管机制,配齐村务公开栏,每村选出5名老党员和村民代表担任村务监督员,强化群众对村干部的监督。今年以来,办理村级大事要事3750余件,解决热点、难点问题2700多件。
优化激励保障措施。打造“标杆型党支部书记”12个、“李连成式农村党支部书记”24个,充分发挥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带头作用;落实村支部书记每月1000元工资报酬,实行村班子评级争星和村干部绩效考核挂钩,奖惩并行调动村级党组织书记工作积极性。
(范县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