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濮阳组工信息

【组工信息】2016年第47期

时间:2016/8/26 来源:

濮阳组工信息

第47期

(2016年8月26日)

市人才办到南乐县调研人才工作

       8月24日,市人才办主任张士伟一行7人到南乐县调研指导人才工作,并出席产业集聚区人才工作服务站揭牌仪式。南乐县委副书记刘翠与张士伟共同为产业集聚区人才工作服务站揭牌,并与县人社、发改、科技、工信等部门负责同志及企业代表开展调研座谈。

       张士伟在听取南乐县工作汇报和与会代表的发言后,对南乐县人才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下一步人才工作的开展提出要求,要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大胆探索、改革创新,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人才工作机制;要在优惠政策上下功夫,把优惠政策研究分析透彻,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要在平台建设上下功夫,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柔性引才,分析研究经济、人才市场;要在组织协调上下功夫,围绕“协调、服务、宣传”六字方针,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当好指挥员,将本地优势宣传出来,提高人才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座谈会后,张士伟一行深入到国家级生物基材料产业园、木伦河食品、凯嘉工艺、农发机械等人才工作服务联系点进行实地调研。

(人才办)


台前县人才“六送六帮”助力脱贫攻坚

       今年以来,台前县整合全县人才资源,以“六送六帮”(送政策,帮助制定发展规划;送服务,帮助创业带动就业;送技术,帮助提高工作技能;送信息,帮助扩大致富视野;送医疗,帮助提高生活质量;送温暖,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为主要内容,开展人才工作“直通车”活动,进一步助力全县脱贫攻坚行动。

       一是“人才+互联网”在日常上下功夫。在台前网等网站和“凤台组工”微信公众号上开辟种养殖、教育、卫生等专家讲座专栏,讲授生产生活知识,传授技能经验。公布专家服务信箱和服务电话,加强人才与群众之间的互联互通,方便群众解决日常生产生活中各类难题。目前,网上和电话咨询共300余人次,解决群众问题200余件。

       二是“三大工程”在关键上下功夫。根据各乡镇产业特色,在农业科技示范园和骨干企业建立扶贫培训基地。通过“头雁工程”、“加油工程”、“阳光培训工程”培养农村所需人才,已建立种植、养殖、生产加工三大类30个“直通车”培训基地,举办培训班27期,培养创业人才30名,农村实用人才60名,技能型劳动力800人。

       三是“专家行动”在精准上下功夫。成立9个乡镇信息收集组,通过到群众家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宣传上级政策,了解群众需求和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形成需求“订单”。组成农业、畜牧、科技、卫生、教育、人社、林业、工会、妇联9个专家组,围绕群众需求,根据“六帮六送”服务内容,制定工作计划和服务方案,采取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的方式,开展“直通车”服务日活动260次,解答群众问题300余件,发放人才联系卡2000余张,服务群众3900人次。

       四是“微课堂+大讲堂”在典型上下功夫。发挥农村人才的辐射带动作用,组建种植、养殖两个农村人才流动服务队,对群众进行边学习、边操作、边讨论的“微课堂”式的技术培训。举办农村人才典型经验交流“大讲堂”,邀请“土专家”、“田秀才”、“创业人”到课堂现身说法,传授农业生产实用技术,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目前,涌现出了田庆堂、田庆广、丁连师等群众致富路上“领头雁”30多名,成功举办“大讲堂”7场,1000余名群众参与现场交流。

(台前县委组织部)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