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组工信息
第17期
(2016年4月13日)
示范区组织人社局开展“学政策、讲业务、比业绩”活动
今年以来,示范区组织人社局针对单位新成立、工作起步迟、年轻干部多的实际,扎实开展“学政策、讲业务、比业绩”活动,努力营造比着学、争着做、赛着干的浓厚氛围,着力提高组工干部专业化水平。
量身定制学政策。结合即将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把党章党规、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基本政策理论,干部、基层党建、人才工作有关文件等基本组工业务,经济、社会、城建、法治等基本理论知识,列为学习内容,制定学习计划和进度表,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落实学习篇目,引导干部常学理论、广学知识、精学业务。同时,坚持每周一练,对组工干部应知应会知识、考察材料撰写等办文办事办会基本技能进行测试和模拟训练,不断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
轮流授课讲业务。按照“用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采取“人人当教员、个个做学员”的方式,坚持“双周一讲”,每次确定一个专题,由全局干部轮流担任“教员”,对自己负责的业务进行全面讲解,并组织研讨交流,人人发言,畅谈体会,研究工作,推动局机关干部苦练内功、增长本领。同时,采取周例会、事例研究等形式,开展“岗位练兵”,查找弱项,研讨问题,促使每名干部都能做到基本情况清、标准要求明、专业知识熟、业务技能高,不断提升实际工作能力。
对标先进比业绩。开展工作绩效评比,定期晒工作、亮实绩、搞评议,激励干部对标先进、创先争优。坚持每季度盘点总结一次工作,每名干部汇报展示季度工作情况、查找存在问题、明确下步工作打算,并组织评议评比,比工作成效、比亮点工作、比工作规范、比信息宣传发稿数量等,激励干部争当标杆、赶超标杆、勇争一流,努力成为业务的专家、实践的能手、岗位的标兵。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组织人社局)
清丰县城关镇探索“党建+”模式助推赶超发展
清丰县城关镇借鉴“互联网+”思维,在新常态下重新审视党建与各项事业发展的有效融合及党建引领的创新驱动作用,探索推行“党建+”模式,构建以基层组织建设为引领,统筹推进项目建设、“三城创建”、经济发展等各项事业赶超发展,努力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的高附加值。
一是党员围着项目干,发挥“火车头”作用。在重点项目推进中坚持“干好项目是本职、干不好是失职”的工作思路,实行党员干部分包责任制,实行“一个项目、一名党员负责、一抓到底”的“三个一”机制,主动为项目出点子、谋思路,帮助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各种问题。同时,年初在党员中广泛开展“全体党员包项目”、“党员先锋岗”等活动,经过不懈努力,仅用1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孙庄片区改造、奥林匹克公园、世外桃源、春韵食品、为民机械等重点项目前期土地勘测、清障等工作。目前,城关镇所负责的70余个重点项目均在顺利推动。
二是干部带着责任战,全力服务“三城创建”。在国字号“三城创建”过程中,城关镇党委狠抓党建不放松,坚持从“实”处着力,步伐铿锵,带领全镇上下1300余名党员干部扛红旗、戴袖章、顶风雨、战酷暑,重点对18个城中村、5个城乡结合部村庄的背街小巷和卫生死角进行集中整治,培育出党员干部“清丰是我家、创建靠大家”的责任意识和家园情怀,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头文明交通,文明经营,文明出行,提高整个县城的文明程度,进一步巩固了“三城创建”成果。
三是组织渗透产业链,党建经济共发展。城关镇党委按照发展前沿在哪里、党组织就延伸到哪里、党员作用就发挥在哪里的原则,贯彻落实全县“以产兴城”发展思路,创新党建工作方法,采取单独组建、龙头带建、派员帮建、联合组建、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等方式,加快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步伐,利用基层党组织在助推经济发展中的聚合、辐射、引领、支撑作用,将党的先进思想和具体要求融入到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之中,带领企业积极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与问题对抗、与困难较量,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全镇形成了“发展强、党建强”的双赢局面。
(清丰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