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组工信息
第10期
(2023年6月6日)
濮阳市:驻村奋战“三夏” 全力帮扶“三农”
当前正值“三夏”生产开展之际,濮阳市委组织部积极发动全市驻村干部发挥“尖兵”作用,全力参与“三夏”生产帮扶工作,保障夏粮颗粒归仓。
及时组织,把责任扛起来。市委组织部组织开展驻村干部“亮身份、见行动”集中攻坚行动,发动全市840名驻村第一书记关键时刻站出来,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投入到夏粮抢收中去,全天候全时段在村值守。市县组织部门先后组织20个工作小组,分县区、乡镇开展入村指导,协调解决有关问题80多个,确保夏粮抢收工作扎实推进。
有序调度,把粮食收进来。驻村第一书记会同村“两委”班子,积极协调农用机械840多台,为夏粮抢收提供了重要支持。重点关注在外务工、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无劳动力等困难群众,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紧盯脱贫户、监测对象等易返贫人群,采取有效帮扶措施,确保不出现因灾返贫致贫现象,并及时做好受灾情况摸排统计工作,防止因夏粮减产发生返贫致贫现象。目前,驻村第一书记所在村收割小麦完成种植面积的25%。
强化保障,把后盾撑起来。市委组织部引导89家帮扶单位充分发挥后盾作用,积极协调人力、物力、财力,特别是帮助协调收割机、烘干机等农机设备。同时组织单位帮扶责任人及时进村入户,开展政策宣传、走访慰问、生产帮扶、抢收抢种等各项服务工作。
濮阳县:干群一心保“三夏”
濮阳县委组织动员全县上下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投入到夏粮抢收工作中去,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党员先锋模范、领导干部“主心骨”三方面作用,坚决打好打赢夏粮抢收这场硬仗。
组织引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全县990个村级党组织作为一线作战单元,自觉担责尽责,在夏粮抢收工作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由村党支部书记协调组织、村“两委”干部带头深入,摸清各户小麦种植面积、麦收作业进度和机械需求,科学调度村内农机、合理调配跨区作业农机,切实提高机收效率,同时开放村文化广场晾晒粮食、及时沟通粮食烘干设备、组织志愿服务队伍帮扶,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党员示范,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依托“科级干部包区、镇干部包村、驻村第一书记和村组干部包地块”三级网格化服务体系,划分网格4600余个,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三夏”工作队伍,发挥“五星”支部创建党员联户机制作用,明晰抢收责任到户到人,实现包户包地块无缝隙全覆盖,扎实开展联户党员“敲门行动”。同时,全县组建1400余支“三夏”生产党员服务队、突击队等,把党员和群众组织起来,全力抢收抢割,最大限度减少粮食损失。
干部靠前,发挥“主心骨”作用。乡镇干部做到靠前指挥、率先垂范,昼夜奋战在服务“三夏”工作的第一线,实时跟踪夏收进展,及时打通堵点卡点,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有序推进抢收工作。目前,已对4800余户老弱病残孕等弱势群体及外出务工不能及时返乡的麦收困难群众提供帮扶,积极联系、对接收割机、农用运输车等机械为困难群众提供代收、代种服务,保障夏粮收割顺利高效。
清丰县:“四员”联动当先锋 “三夏”生产不放松
在夏粮麦收关键时期,清丰县迅速掀起“红色抢收”风暴,有效助力夏粮颗粒归仓。
一是当好“指挥员”,上下贯通聚合力。36名分包乡镇县级干部,19个乡镇办205名科级干部、503名包村干部,503名村党支部书记主动扛稳责任,主动担当作为,每日深入责任区开展宣传、抢收、抢晒、禁烧等工作,现场协调解决问题1260余个,切实做到及时掌握情况、及时安排推进、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妥善处置。
二是当好“宣传员”,立体联动造氛围。依托“清丰党建”公众号,第一时间发布倡议书,号召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助力“三夏”生产。充分运用大喇叭、宣传车、条幅等载体开展政策宣传,及时发布气象信息,营造夏粮抢收浓厚氛围。截至目前,共出动宣传车98辆,悬挂条幅2100余条。
三是当好“帮扶员”,拉手结对促抢收。深化“手拉手”结对共建活动,帮扶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带头进村入户,开展政策宣传、走访慰问、生产帮扶等各项服务工作。132名驻村第一书记和196名工作队全员全天在岗,深入田间地头、群众家中,全力做好“三夏”生产工作。截至目前,帮扶单位累计入村490余次,帮助群众解决问题240余个。
四是当好“服务员”,党员联户暖民心。充分发挥“党员联户”制度优势,1.4万余名联户党员冲在前、当先锋,做好入户宣传、志愿服务、帮困扶弱等工作,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成立党员先锋队503支,帮助缺劳力户、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做好联系农机、抢收抢晒、清运秸秆等工作,确保“三夏”生产不掉队。
南乐县:党建引领助“三夏”
南乐县强化党建引领,运用“党员联户、干部包片、支部会商”机制,成立党员服务队、好邻居爱心团,全力服务“三夏”生产,保障夏粮颗粒归仓。
党员干部战一线。县委组织部向全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出助力“三夏”生产倡议书,引导乡镇机关党员干部和254名驻村干部全员在岗,保持战时抢收状态,用好网格化管理机制,深入到农户和田间地头,逐户走访排查壮劳力不能返乡、无劳力等特殊家庭,登记造册、明晰底数,第一时间协调解决小麦收割、运输、储存等问题,让党旗在“三夏”生产一线高高飘扬。
两支队伍解难题。以村为单位,组织村“两委”成员、驻村工作队、无职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群众代表成立330支党员突击队和972个好邻居爱心团,配备必要的生产工具和农用机械,建立即时沟通联络机制,切实做到随时能联系、随时能出发、随时能抢收。
部门联动聚合力。将服务“三夏”生产作为县直机关党组织6月份主题党日活动的重要内容,动员县直各单位配合基层党组织做好“三夏”期间交通疏导、作业引导和秩序维护等工作。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优势,统筹调度农机设备、精准推送天气动态、寻找适合晾晒场地、对接粮食收储企业,全力以赴为“三夏”生产保驾护航,确保全县57万亩小麦丰产丰收。
范县:先锋驱动跑出麦收“加速度”
范县各级党组织把“三夏”生产工作当做近期的工作重心来抓,全面开展“雨口夺粮”争分夺秒抢收抢种抢农时,截至6月4日,范县已收获小麦1.07万亩(2.29%)。
一是立足“早”字,党委做好统筹协调。召开县级“三夏”生产工作会议,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重点和职责,成立县乡“三夏”工作指挥部,全面加强组织领导。组织协调1620余台收割机参与机收会战,确保小麦机收率稳定在98%以上,开设农机跨区转运绿色通道,相关职能部门发挥部门优势,做好服务工作,形成全县夏粮抢收“一盘棋”的强大合力。
二是突出“细”字,党员下沉做好保障服务。号召全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迅速投身夏粮抢收工作,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驻村第一书记转化夏粮抢收“宣传员”“组织员”“战斗员”“预报员”,助力夏粮抢收工作。成立党员农机抢修服务队,开通24小时农机维修热线电话,下沉机收现场,指导农机手按规按标准开展作业,降低机具故障率,提高机收质量。
三是强化“严”字,筑牢安全屏障。充分利用“蓝天卫士”和“满天星”系统,监控室24小时有人值守;设置禁烧值班点,组建党员巡逻队伍和应急队伍,深入田间地头,督导巡查。强化宣传引导,以“三联五帮”工作机制为抓手,完善网格责任体系,将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宣传到千家万户,同时采取宣传车、发放明白卡、签订禁烧承诺书等方式宣传秸秆禁烧,营造“禁烧有利、乱烧违法”的舆论氛围,确保“三夏”生产安全。
台前县:党建引领聚合力 服务“三夏”解民忧
当前正值“三夏”生产的关键时期,台前县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全力服务夏粮抢收工作。
一是重引领、强队伍,在一线筑牢堡垒。向全县党员干部发出倡议书,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成立党员先锋队、突击队和志愿帮扶队等各类服务队伍,依托“1+5+N”基层党组织联包会商、农村党员“一编三定”、“党员联户、干部包片、支部会商”网格化管理等工作机制,引导村“两委”成员、无职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闻令而动、全员参战,号召全县党员干部投身夏粮抢收。
二是重民意、解民困,在一线传递温暖。坚持逐一排查、集中会商、针对解决的工作思路,由第一书记带领驻村工作队深入困难群众家中,详细了解问题困难,逐一记录在册,集中分析研判,对无法返乡农民、收割困难家庭,积极组织年轻党员和志愿队伍开展代收代种代管等服务,广泛宣传秸秆禁烧等政策,回应群众关切、解决群众诉求,全力做好“三夏”工作。
三是重实效,树导向,在一线检验担当。坚持在一线发现优秀党员,在一线培养、考察入党积极分子,并将其表现作为民主评议党员、评优评先和发展党员的重要参考;对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助农一线递交《入党申请书》的优秀青年,指定培养联系人进行全方位考察检验,对表现突出的优先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树立勇担当、真作为的鲜明导向。
目前,全县1500余名党员深入田间地头,在服务“三夏”中争当先锋,有力地推动了全县麦收工作。
华龙区:党建红护航“三夏”保丰收
为减轻不利天气对麦收的影响,华龙区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精心组织统筹,强化服务保障,全力以赴抢抓麦收“窗口期”,坚决打赢夏粮“保卫战”。
党建引领,精心组织保“夏收”。区委领导干部深入夏收一线调研指导,协调解决相关问题。涉农乡镇(街道)党(工)委召开专题工作推进会议,传达学习“三夏”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动员辖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立即行动,迅速进入应急状态,各乡镇(街道)党员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带领村组干部、党员奔波在田间地头,协调农机跨区作业,组织开辟晒粮场地,争当夏粮抢收的“主力军”,夏收一线“党员站出来、党徽亮起来、党旗飘起来”。
党员联户,协调联动抢“夏收”。依托“干部包片,党员联户”工作机制,成立夏粮抢收党员突击队32支,党员农技服务队30支,包联无劳动力、弱劳动力等重点农户,上门开展“助收、助运、助晒”活动,确保夏粮颗粒归仓。组建志愿巡逻队33支,不间断开展日夜巡视,护航群众夏收粮食安全。组织农技、气象部门会商研判,根据小麦成熟度、天气情况,科学合理安排收获时间,开展针对性技术指导,把降雨影响降到最低。
党群联动,真情服务护“夏收”。各乡镇(街道)党(工)委积极协调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空地、村内广场、学校操场、房前屋后等场所,为村民提供晾晒场地;盘点收粮大户、运粮企业、烘干企业信息,强化沟通联系,解好群众卖粮问题。同时,切实抓好秋粮播种,指导农户加强田间管理,尽最大可能降低农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