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身建设

​​​​​​​〖组工新语〗② | 力戒“冷”字当头 始终热心热情热忱服务

时间:2023/6/8 来源:

〖组工新语〗② | 力戒“冷”字当头 始终热心热情热忱服务

编者按:

       为紧密衔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持续巩固能力作风建设成果,锻造过硬队伍,建设模范部门,以组织工作高质量服务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濮阳市委组织部部务会发出号召,要求在全市组织系统深入开展“力戒‘五字’当头  倡树‘八修’立身”实践活动,即力戒“私、冷、怕、慢、懒”五字当头,倡树“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宽厚包容的胸怀格局、求实创新的价值理念、公道正派的职业操守、严谨细密的工作作风、专业精准的业务素能、友好亲善的处事态度、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八种修养。从即日起,将在“濮阳党建”微信公众号开设〖组工新语〗专栏,刊发系列评论,以飨读者,请予以关注。


力戒“冷”字当头  始终热心热情热忱服务


    《说文》云:“冷,寒也;从冰,令声。”“冷”的本义为寒、凉,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写“布衾多年冷似铁”,后引义为冷清、冷落。冷则无法接近、难以持续,故又引申为遭到冷遇、对人冷淡、保持距离,如“冷眼旁观”“冷言冷语”“冷面相对”均有此意。

    组织部门承担着选拔、识别、培养、考察干部的重要职能,具备着天然的保密性与特殊性,常常被蒙上一层神秘色彩,给人一种“藏在深山人未识”的疏离感。组工干部也大多讲政治、重规矩,严格程序要求,凡事稳扎稳打,难免给人留下深沉严肃、不苟言笑,甚至高傲冷漠、难以接近的“高冷”形象。尤其是个别干部初心不牢、高高在上,对汇报工作、反映问题的党员干部群众态度冷漠、作风粗暴,严重破坏了温馨和谐的工作氛围,轻则拉开了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关系距离,重则损害了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的声誉形象。

    谁对人民群众笑脸相迎、真心相待,人民群众就与谁唇齿相依、肝胆相照。为了让群众听得舒服,周恩来坚持站在迎风的高地,让群众背风向阳听他讲话;为了让群众住得踏实,焦裕禄踏着没膝的积雪走村串户,对双目失明的老大娘说“我是您的儿子,是毛主席让我来看望您老人家的。”在一次次的基层调研中,习近平总书记同乡亲们手拉着手唠家常,问问用水哪里来,摸摸炕头暖不暖。只有对群众怀有深厚感情,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才会有为人民服务的热情和激情,才能在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中赢得真心、收获真情。

    力戒“冷”字当头,就是要把站稳群众立场作为谋划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工作的“关键点”和“突破点”,既要做坚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清醒人”“明白人”“带头人”,也要做服务党员干部群众的“贴心人”“暖心人”“知心人”。

    对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而言,力戒“冷”字当头,就是要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怀,持续提升组工干部服务基层、服务党员、服务群众的能力,让组织部门真正成为广大党员、干部、人才心目中温馨和谐的“娘家”。要捧出一颗热心,把关系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各项政策讲透、程序讲清、问题讲明、措施讲实,推动涉及多部门的复杂问题有效解决,避免“踢皮球”“多头跑”。要永葆热情态度,放下架子、甩掉官气,多一些交流探讨、少一些指示命令,多一杯清茶暖心、少一盆当头冷水,在“最急”上见真情,在“最怨”上改作风,真正解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问题。要坚持热忱服务,走出机关、走进基层,“身入”一线、“心入”群众,与广大党员干部、各类人才、普通群众“串亲戚”“交朋友”,在一次次寻计问策、一次次嘘寒问暖、一次次访贫助困中打开心扉,建立“血肉联系”,让组织部门“家”的温度更暖、“家”的味道更浓、“家”的感觉更强。(执笔人:魏晓阳)


    来源:人事科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