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组工信息
第34期
(2015年8月12日)
[内容提要]
●南乐县“四字诊疗法”加强领导班子分析研判
●开发区“一强二保三带动”提升农村党建水平
●台前县“三注重”加强挂职干部管理
●固城乡畅通“四个通道”接地气
南乐县“四字诊疗法”加强领导班子分析研判 一“望”。即看表象,重在了解班子的结构特点。从领导班子的履历、气质、年龄、专长、渊源等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参考班子成员的能力、经历、特长、气质和单位职数超缺情况,为班子建设提出意见建议。二“闻”。即听评价,重在评价班子运行情况。通过专项工作汇报、年度工作述职、民主测评、民意调查等方式,听取自我评价、群众评价和分管县领导的评价。经过三方评价,了解干部的工作干劲、工作状态、学习情况,特别是了解干部在关键时刻、完成重要工作时的德才表现。三“问”。即问意见,重在找出班子的问题症结。加强与领导班子成员、党员干部、群众的座谈交流,掌握班子整体在团结协作、贯彻民主集中制、廉政状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了解成员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和遇到的困难,以及性格气质融合情况。四“切”。即下结论,重在对班子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将“望、闻、问”掌握的情况进行归纳梳理、综合分析,找出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根据问题和不足,对加强科级班子建设和干部的使用、培养管理、激励约束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形成分析研判报告
(南乐县委组织部)
开发区“一强二保三带动”提升农村党建水平一是强化一种意识。强化书记抓党建意识,举办宗教渗透和党组织发展等专题培训,建立健全书记抓党建目标承诺、台账管理、述职评议等制度,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书记抓党建责任落到实处。二是抓好两个保障。抓好阵地保障,按照“四有”标准完善6个共建村室配套设施,自筹资金建设丁寨、靳赵寨等10个村室,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拥有率达到96%。抓好经费保障,列支基层党建工作专项预算70万元,列支专项服务经费40万元,落实好在职村干部工作报酬,按照600元、480元和360元标准,全部按照社会化途径发放。三是实施三项带动。先进带动后进。注重发挥“李连成”式党支部书记的带动作用,组织先进村与后进村结成帮带对子,帮思路、带作风、同发展,让先进典型在带动发展中保持温度、焕发热量,形成带动作用。创业带动发展。实施村级干部“一诺两评三挂钩”创业竞赛活动,村级班子年初共承诺打机井、修路等群众关心的大事实事652件,实行公开承诺、公开亮诺、公开践诺,已经完成300余件,在干事创业中发挥村级班子战斗力,促进本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三是机关带动基层。开展机关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结对子活动,45个区直单位分别联系1个村党组织,每季度至少一次入村倾听群众心声,帮助解决难题,发挥机关党组织的协调优势和智力优势。目前,已解决群众难题42个,走访慰问困难群众110户。
(开发区组织人事劳动局)
台前县“三注重”加强挂职干部管理一是注重教育培训,强化能力提升。依托县委党校等平台,邀请县内基层工作时间长、工作经验丰富、工作成绩突出的领导干部作为讲师,采取“课堂教学、参观学习、集体讨论+模拟实践”的培训模式,帮助挂职干部掌握履行岗位职责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一步提升其谋划决策、应急管理、综合协调和服务群众的能力。二是注重日常管理,强化监督检查。完善挂职干部联动培养、帮带培养、实践培养的工作机制,健全请销假、定期汇报、跟踪督查、考核管理等制度。建立挂职干部记实档案,挂职干部撰写民情日记,每月一小结、半年和年终一汇报。县委组织部定期了解挂职干部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听取意见建议,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同时,不定期明察暗访,直接跟踪考核,杜绝“空挂”现象。三是注重考评运用,探索“一线提名”。试行一线提名法,由挂职单位提名推荐,在挂职单位考察了解,视情况延伸到原单位考察;挂职期满后,由县委组织部对其进行全面考察,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依据。
(台前县委组织部)
固城乡畅通“四个通道”接地气 一是民情民意“直访”到户。建立科级干部包区、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各组党员代表包户的四包责任制,开展“深入排查、深入走访、深入动员”为主题的“三深入”活动,面对面与群众交谈,掌握群众所需所盼、所思所想并在民情日记中详细记录,及时反馈解决。累计解决问题24件,征集意见12条,帮助困难群众850余人。二是群众事项“直办”到户。除乡便民服务中心外,探索建立村级便民服务站,村两委成员轮流值班,负责接待、咨询、办理群众事项;抽调6名包村干部和3名大学生村官主动上门服务老弱病残家庭和“三留守”家庭,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三是扶助就业“直帮”到户。建立台账,重点关注35周岁以下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回乡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意愿;建立未就业青年信息库和创业青年信息库,动态管理;落实青年创业扶持优惠政策,提供资金、信贷等支持;加大就业技能培训,并对有创业意愿的实施跟踪帮扶。目前,已有30名求职者登记在册,培训340余人次,为18位具有创业意向者发放小额贷款80余万元。四是矛盾纠纷“直调”到户。建立乡、村、组三级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和快速调解机制,组织老党员、老干部、德高望重的群众成立村级矛盾纠纷调委会,充分发挥民调作用,确保矛盾化解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乡。
(清丰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