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顶部
  • 0393-6189681
  • QQ客服
  • 微信二维码

【组工信息】2023年第14期

濮阳组工信息

14

2023720日)

 

范县:激活人才引擎  赋能乡村振兴

——范县探索实施乡土人才“十百千”工程的实践与思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1年以来,范县创新实施乡土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培育一批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回引一批在外优秀人才,挖掘培养一批“土专家”“田秀才”,推动人才振兴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努力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画卷。

    一、背景动因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依靠,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2018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让各类人才在乡村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20212月,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范县与全国全省如期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同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强调要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培养本土人才,引导城市人才下乡,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同时,范县地处河南省东北部、豫鲁两省交界处,是原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河南省“三山一滩”脱贫攻坚主战场,经济基础弱,生活条件差,导致乡村人才流失严重、回流困难、总量薄弱,存在层次结构不优、素质不高,缺乏新型农民、专业人才和科技人才等问题。

    为推动乡村人才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需求相适应,范县县委组织部积极探索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20208月启动实施乡土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以期在基层乡村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以人才振兴引领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20208以来,范县围绕温棚瓜菜、食用菌种植、水产养殖、畜牧养殖、特色种植产业,以创新选拔三十名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动员百名在外乡贤成功人士返乡创业、挖掘培育千名“土专家”“田秀才”为主题,实施乡土人才十百千工程,通过政策鼓励、搭建平台、创业扶持等举措,锻造了一新时代乡土人才队伍,其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源。

    立足产业需求培育人才,强党建优平台,着力建强乡村振兴“头雁方阵”。立足产业兴旺关键核心按照“发现一批,培养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通过在乡村能人中挖潜培育一批、在现有经营主体中引导提升一批、在县内外人才中引进落户一批等途径,选拔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发展带头人,带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探索乡村振兴人才党支部,推行“党支部+人才+企业(项目)”发展模式,建立农业产业链党委,设立食用菌、温棚瓜菜、畜牧养殖、水产养殖、特色种植“五大产业”党总支,在产业基地、产业园区等经济实体中建立党支部15个,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激活产业链、人才链,把基地建在产业链上,让人才聚在产业链上,使农民富在产业链上,以人才引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业产业格局。目前,县先后评出带头人87名,建成基地153个,带动1.3余户群众增收致富。

    编织乡情纽带回引人才,供政策优服务,着力激活乡村振兴“归雁经济”。发挥“血缘”“地缘”“业缘”“学缘”,深入挖掘范县籍在外人才资源,建立在外优秀人才信息库,积极开展技术合作、成果转化、项目对接、资源对接等活动,把在外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目前,已有301名范县籍在外人员纳入范县在外优秀人才信息库动态管理。树立以政策留人、用感情留人、靠服务留人理念,围绕乡村振兴需求,紧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等环节,为乡贤能人返乡搭台子、架梯子、铺路子;出台1+10”人才政策体系,建设“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妥善解决人才安居住房、配偶安置、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关键事,切实解决人才后顾之忧。打好“亲情牌”“乡情牌”“友情牌”“营商环境牌,建立乡村干部与乡土人才长效联络机制,常态化开展乡土人才联络与回工作,召开范县返乡创业雁归范水”工程恳谈会、座谈会、茶话会,介绍人才新政,推介活力范县,开展返乡创业之星评选,吸引广大乡贤能人带人才回乡、带项目回归、带技术回引、带资金回流,让人才资源成为发展资源至目前,累计建设省级返乡创业示范园区2个、返乡创业示范项目6个,设立省外返乡创业服务站1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亿元以上,累计回归各类人才135人,创办领办企业(项目105,带动群众就业3890人。

    围绕专业特长深挖人才,重激励优培养,着力增强乡村振兴“动力引擎”。对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土专家”“田秀才”“农创客”进行摸底筛选登记,每名有绝活、懂技术、能发展、善经营的乡土人才分类定型,贴上人才标签,增强乡土人才的自我认同感。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以乡村工匠、高素质农民培育为重点,整合就业、人才、行业发展经费等资金,按照区域分布、技能特长、专业分类等,统筹农业农村、乡村振兴、人社卫生、妇联残联、工信科技、文体商务等部门力量,结合“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采取定向培养、订单培训、名师带徒等方式,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种养殖技术培训、农村电商人才培训等100余期,累计培育各类农村实用人才4300余人,推动技能人才、技术、项目高位嫁接。大力推“支部+产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支持乡土人才创办领办企业(项目),发挥土专家”“田秀才”“农创客”经验技术优势,为农民出主意、传技术、做示范,让土专家”“田秀才”“农创客”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建立党员干部联系乡土人才制度,常态化开展走访、座谈、联谊等活动,及时帮助解决乡土人才生活工作难题,优先把357名农村优秀青年人才吸纳进党组织,112名优秀乡土人才成功当选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392名乡土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加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开展“范水英才”农村实用类人才评选,利用范县通、范县党建、濮阳党建等新媒体,在“人才日”“人才周”期间对优秀乡土人才持续宣传,提升人才荣誉感,增强人才使命感。目前,累计挖掘培养土专家”“田秀才”“农创客”2526,领办创办农业企业25家、专业合作社42家和种植养殖协会13家。

    三、经验与启示

    范县通过实施乡土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让乡土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为乡村振兴储备了人才、留住了人才,也积蓄了经验、启发了思想。

    一要坚持党管人才“总原则”。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压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责任,健全党委(党组)书记抓人才工作制度,将乡村人才振兴纳入党委人才工作总体部署,把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乡村振兴总体布局,健全适合乡村特点的人才培养机制,实施人才服务乡村激励措施,立足新发展格局,引进一批产业发展专业人才和民生紧缺人才、培育一批技能人才、盘活一批现有人才、评定一批乡土特色人才、激励一批作用突出人才,不断蓄积新动能,打造新优势。

    二要拓宽人才培育“新路径”。树立“有用就是人才,人才就在身边”的理念,聚焦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现代农业、食品、卫生、文化艺术、法律、新媒体电商等领域,采取分类认定、动态管理等方式,大力挖掘有绝活、有本领、懂经营的知农爱农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将其培养成种养殖能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创业带头人、电商物流经理、乡村能工巧匠等,逐渐形成一支强有力的乡村人才队伍,实现培养一批能人,带动一方发展、富裕一方百姓的人才效应。

    三要架好人才回归“连心桥”。深入挖掘在外人才资源,创建人才信息交流平台,建设范县籍在外人才信息库,鼓励人才通过信息共享、技术回乡、智力反哺等方式支持家乡发展。实施人才“回归工程”,常态化开展乡土人才联络与回归工作,发挥“乡情、亲情、友情”三张牌的情感纽带作用和“地缘、血缘”的社会网络功能,吸引在外本土人才反哺家乡、投身家乡、建设家乡。用好在外人才联络服务站,开展返乡创业恳谈会,利用人才联谊会、同乡会、座谈会宣传家乡变化,通过政策扶持、宣传引导、培训助推、贷款支持等措施,鼓励有能力、有想法、有业绩、对家乡有感情的在外人才回归创新创业。

    四要涵养人才发展“好生态”。发挥政策先导作用,引领公共资源布局,撬动市场资源配置,迭代出台人才新政,以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创新完善乡土人才评价机制,为优秀乡土人才职称评审畅通“绿色通道”,分层分类建立体现不同乡土人才职业特点的人才评价标准,为乡土人才戴上“光环”。优化人才服务水平,让乡土人才愿意来、用得上、留得住。完善乡土人才激励机制,开展乡土人才分类评选,宣传表彰一批在生产技能、经营管理、能工巧匠、民间文艺等领域示范带动作用突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乡土人才。加强政治引领和人文关怀,把优秀乡土人才纳入各级党委联系服务对象,把政治成熟、具备条件的发展成为党员,把觉悟高、素质优、能力强的培养成村干部,把表现突出的推荐为“两代表一委员”和先进典型,不断提升乡土人才的荣誉感、归属感和获得感。

 

 

 

2023年7月20日 18:20
浏览量:0
收藏

栏目导航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濮阳组工

微信公众号